变频刺激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构音障碍

导读: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构音障碍表现为单一音量、单一音调、重音减少、有呼吸音或失声现象。变频刺激(variable frequency stimulation, VFS)是一种高低频交互刺激的模式,或许能够改善 PD 患者构音障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构音障碍表现为单一音量、单一音调、重音减少、有呼吸音或失声现象。研究显示,应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高频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 HFS)可以改善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但可能诱导或加重构音障碍,而低频刺激(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 LFS)可以改善构音障碍,但对运动症状的改善不佳。变频刺激(variable frequency stimulation, VFS)是一种高低频交互刺激的模式,或许能够改善 PD 患者运动障碍的同时,也能改善构音障碍。

一位 37 岁的女性 PD 患者,于 2002 年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表现为右手震颤,随后出现僵直和运动迟缓。2003 年,确诊为 PD。2012 年,患者接受了 DBS 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DBS 治疗。

患者首先接受了 HFS,显著改善了运动症状。但在手术 14 个月后,患者出现声音拉紧,最长发声时间减少,若将刺激器关机,症状能得到改善。文献报道此为声音紧张型构音障碍。该型构音障碍在关机或双极刺激条件会得到缓解,但是,这种程控方式会导致 PD 运动症状重新出现。

患者在接受 VFS 治疗时, HFS 参数设置为 130 Hz,与 LFS 的参数 60 Hz、70 Hz 或 80 Hz 进行组合测试,结果发现,参数设置为 130 Hz 和 60 Hz 时,患者的构音障碍和中线症状改善最佳。刺激的模式为 130 Hz 刺激 30s,60 Hz 刺激 20s,左侧电极的幅值和脉宽分别为 2.2V,60μs;右侧电极的幅值和脉宽分别为 2.5V,90μs。幅值和脉宽与 HFS 单独刺激时一致。

与 HFS 相比,应用 VFS 疗法的患者言语清晰度显著提高(表 1)。应用 Phonolaryngeal Graph SH01 型喉嗓音空气动力学分析仪进行发声动力学评估。最长发声时间由 1.97s 增加到 6.88s,平均声压级由 55.43db 提高到 63.86db,表明发音过弱得到明显改善。在 VFS 治疗构音障碍的同时,发现空气动力学效率和功率均得到改善,而且患者的运动症状也得到改善(表 1),并且症状在 12 个月随访时依然控制良好。

紧张型构音障碍可能是由于强直的喉部肌肉异常收缩,扩散至皮质延髓纤维诱导而引起。HFS 可以改善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但可能诱导或加重构音障碍,而 LFS 可以改善构音障碍,但对运动症状的改善不佳,甚至会使运动症状恶化。VFS 作为一种新的疗法,将高低频刺激组合至一起,在本研究中,既能改善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也能改善患者构音障碍,但此结论尚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VFS


HFS

1天

6个月

12个月

正常值

SD

运动功能

UPDRS III (0-108)

19

19

17

16



UPDRS III item 18 (0-4)

4

2

2

1



发声效率

气压峰值(cm H20)

/

3.9

2.58

4.92

6.65

1.96

空气动力学功率( watts)

/

0.06

0.012

0.017

0.06

0.04

空气动力学阻力(cm /H20)(L/S)

/

23.03

46.6

111.43

55.18

30.64

声音阻抗(dyne•s/cm5)

/

23.48

47.53

113.63

56.27

31.24

空气动力学效率(ppm)

/

16.06

45.42

112.79

103.66

57.29

最长持续发声

平均声压级(db)

55.43

68.59

66.01

63.86

78.73

3.93

最长发声时间(s)

1.97

13.63

9.76

6.88

22

5.74

平均呼气气流(L/s)

0.16

0.07

0.05

0.05

0.13

0.06

表 1    运动与构音障碍评估

参考文献:Jia F, Guo Y, Wan S, Li L: Severe subthalamic stimulation-induced dysarthria alleviated by a novel paradigm: A case report. J Neurol Sci 2017, 372:270-271.

网站声明

本网站信息仅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通过丁香园医师资格认证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作为学术参考。请您登录浏览精彩内容

登录 注册